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要闻 >

南方+ | 吴川市纪委监委:监督护航风貌提升 铁纪守护美丽乡村

来源:南方+ 发布时间:2025-05-13 09:27

初夏时节,驱车驶入吴川市高铁站站前路,整洁的街道、新栽的绿化苗木与错落有致的农房构成一幅美丽画卷。曾经乱摆的流动摊档已规整有序,私搭乱建的棚房早已不见踪影,枯败的绿化带实现补植复绿。“现在一出高铁站就能看到家乡好风景!”返乡游子的感慨,正是吴川市纪委监委以“清单式”监督、“室组地”联动、“嵌入式”治理护航全市风貌管控提升的生动缩影。


DM_20250513093415_001.PNG

吴川市高铁站站前路


清单式监督,问题整改跑出加速度

 翻开吴川市纪委监委的专项督查台账,长岐镇高铁站站前路整治项目的督办清单格外醒目。“流动摊档乱摆卖”“绿化带枯死”等问题标满红签。作为城市门户的高铁站,数月前督查组在开展风貌管控提升专项督查时,收到群众集中反映“站前路附近垃圾场清理不及时”等问题。

 “群众急难愁盼就是监督靶心。”督查组当即对站前路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问题+责任+进度”三项清单台账,将整改任务细化分解至住建、交通等职能部门及长岐镇政府,并倒排工期明确时间节点。“督办清单不是简单的问题清单,而是必须兑现的责任账单。”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同志强调。经过连续一周的跟踪问效,责任部门联动完成违建拆除、绿化提质、摊点规范、垃圾清理等专项整治,站前路沿线实现美丽蝶变。

 在G15沈海高速吴川段风貌管控提升示范带,塘㙍镇纪委干部对照进度表逐户核验:“56栋农房改造还剩20栋未完工。”面对滞后项目,镇纪委启动挂图作战监督机制,既督促施工方落实“一带一方案”设计要求,又协调采取多工序交叉作业推进。通过多方协作,该示范带56栋农房在规定时限内全部披上了“新衣裳”。“施工队不仅赶进度,还专门给我换了风格统一的窗框,老房子也有‘文艺范’了!”村民笑道。

DM_20250513093415_002.PNG

塘㙍镇农房披上“新衣裳”



“室组地”联动,凝聚合力破解堵点

 省道373风貌管控提升示范带涉及黄坡镇7个行政村,其中平泽村委会在施工初期陷入“信息差”迷雾。“我们摸排的改造户数和施工方数据对不上,推进会上反映问题也没解决。”村支部书记向督查组道出困惑。

 吴川市纪委监委立即启动“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经核查,发现症结在于吴川产业园管委会与黄坡镇、施工企业之间行动不协调、工作合力不强。相关纪检监察室负责同志当场向产业园管委会负责人强调要履行好协调职责,同步推动建立“镇村+施工企业+管委会”三方会商机制,彻底打通数据堵点。

 平泽村委会村民李叔曾为建房犯愁:“隔壁村有新建房屋风貌样式参考,我们村咋没有?”“室组地”聚焦群众身边“小事”联动发力,纪检监察室统筹监督方向,派驻机构督促住建部门提供新建房屋风貌样式,镇纪委具体抓落实。如今平泽村委会一座座米白色、浅黄色房屋相映成趣。“既统一风貌又保留个性,这才是咱们的乡愁!”李叔在新房前竖起了大拇指。

DM_20250513093415_003.PNG

黄坡镇统一农房外立面改造


嵌入式治理,长效机制激活内生力

 在长岐镇流滩村,督查组曾拍到这样一幕:垃圾收集点垃圾堆积严重,部分垃圾侵占半幅路面。类似问题在樟铺等镇(街道)同样存在,部分镇(街道)甚至未建立保洁制度、部分村庄未设立“清洁日”。

 “人居环境整治不是‘雨过地皮湿’,必须用机制管长远!”吴川市纪委监委以《吴川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及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实施办法》为抓手,督促4个镇(街道)完善“一镇一策”卫生保洁方案,推动全市构建起“市统筹、镇主抓、村落实”三级联动整治体系。如今再访长岐镇流滩村,垃圾收集点规范运作,“现在严格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垃圾收运方式,我这电动保洁车每天都要跑几趟。”保洁员拍着清运车向督查组介绍。

长岐镇流滩村垃圾收集点整改前

长岐镇流滩村垃圾收集点整改后


 监督的“探照灯”不仅照亮环境整治,更激活了基层治理的创新活力。市纪委监委发挥196个村(社区)纪检委员“前哨”作用,推动落实党组织书记担任“清洁指挥长”,逐步推行设立“村庄清洁日”,推动干群从“站着看”变为“主动干”。在吴阳镇上郭社区,每月“清洁日”总能看到干群共同劳动的身影。“自家门口干净了,谁还好意思乱扔垃圾!”社区书记表示。

DM_20250513093415_006.PNG

吴阳镇上郭社区整洁村庄


 如今,吴川风貌管控提升示范带沿线绿树掩杏墙,村容焕新颜,‌绘就美丽动人画卷,见证着监督力量护航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吴川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我们将持续擦亮监督利器,让美丽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品质内涵’,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更强动力。”(陈建霞、阮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