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要闻 >

南方+ | 吴川纪委监委:“三向发力”破解“三资”顽疾 守牢乡村振兴“家底子”

来源:南方+ 发布时间:2025-05-20 09:33

农村集体“三资”是乡村振兴的“家底子”,更是群众关切的“钱袋子”。今年来,吴川市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关切,以监察建议、数字赋能、铁纪护航“三向发力”,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运行,牢牢守护乡村振兴“家底子”。



用好监察建议武器,破解历史难题



2025年4月15日,黄坡镇某村委会集体岭地上响起阵阵机械轰鸣。随着5处违规搭建应声倒地,15900平方米集体岭地重归村集体怀抱。“这些‘钉子户’能顺利拆除,多亏市纪委监委开出的‘对症药方’!”村支部书记望着清理完毕的岭地激动地说。


这场攻坚战的突破口始于一份监察建议书。吴川市纪委监委在专项排查中发现,该村9处集体岭地被村民私占搭建养殖场,其中3处非法占用超20年,镇村两级多次调解,村委会亦于2023年10月向镇提请清拆,仍陷入“清不动、拆不掉”的困局。针对这一历史遗留难题,吴川市纪委监委立即启动“监察建议直通车”,向黄坡镇下达整改令,精准罗列9处违建问题清单,明晰镇级监管主体责任并划定20天整改期限。


黄坡镇党委连夜组建攻坚专班,运用“政策解析+柔性劝导”工作法,通过召开专题恳谈会、入户算清“法律账、经济账、亲情账”等方式,仅用5天就完成5处违建彻底清理,4户养殖户转为规范租赁。今年来,市纪委监委已精准制发“三资”领域监察建议书4份,推动整改问题13个、完善制度规范1项,推动集体资产从“失管”向“智管”转变。



1747704919774747.png

黄坡镇清拆违规搭建现场



‌科技赋能监管,筑起“阳光屏障”



打开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系统,2919宗集体资产精准完成上图描边工作,林地、鱼塘等权属信息、使用状态一目了然。“完成最后3宗资产描边,就能实现资产100%‘上图’管理。”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


今年来,吴川市纪委监委将摸清农村集体家底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构建“室组地+村级监督哨”立体监督网,推进建立“镇村联动、部门协同”农村集体资产上图描边工作机制,全面推动全市集体土地、山塘等资产“一图统管”,为每寸集体资源赋予精准“数字身份证”。


吴川市纪委监委持续发力督促各镇(街道)落实农村集体“三资”全流程网上交易相关规定。在梅菉街道红新经济联合社,1063亩大廓口鱼塘通过线上竞拍实现溢价8%出租,租金达270万元。“过去招租看人情,现在交易全透明。”社区书记感慨道。目前全市“三资”交易已实现“全流程上网、全过程留痕”,今年完成的49宗交易、成交总金额5856万元均可在线追溯,实现总溢价率达17%。同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问题排查整治,整改合同年限过长、租金过低等突出问题14个。



坚持办案引领,强化震慑效应



“现在监督探头架到田间地头,再也不敢有侥幸心理。”某受处分村干部的深刻反思,印证了监督执纪的显著成效。吴川市纪委监委坚持办案开路不动摇的工作理念,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严查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今年来,共查处“三资”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29个,立案129人,形成强力震慑。


深入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动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对惠农惠民补贴资金、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乡镇财政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起底摸排,发现并督促整改突出问题10个,推动行业部门清缴追回资金89.02万元。同时,创新实施“一案三查”工作机制,在查处当事人违纪违法行为基础上,倒查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深挖制度机制漏洞,发现职能部门问题6个,实现100%整改落实,形成“个案查处-系统整改-长效治理”的良性循环。


“守护好农村‘三资’就是守护乡村振兴的根基。”吴川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我们将持续以精准监督推动‘三资’管理规范化,让集体家底越管越厚实,群众获得感越来越充盈,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强劲动能。”(陈建霞、阮恩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