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要等大半年,没想到一个月就拿到证了!”近日,吴川市兰石镇村民陈伯捧着崭新的宅基地许可证激动不已。这样的转变,源于吴川市纪委监委开展的农村宅基地审批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用监督执纪问责利剑破除困扰群众多年的农村宅基地审批乱象。
深挖“蝇贪蚁腐”,斩断利益链条
去年,吴川市纪委监委接到群众实名举报,反映兰石镇有关工作人员在宅基地审批中大肆收受“服务费”。吴川市纪委监委组建“室组地”联动专案组展开核查,发现一条隐秘的利益输送链:从镇规划办、农业农村办到村委会,形成“申请必收费”的潜规则,甚至出现“不交钱不审批”的恶劣行径。
经查,该镇分管领导伙同有关工作人员共10人,长期把审批权异化为“提款机”,利用现场踏勘、审批等环节层层设卡,通过村干部充当“掮客”,以600元至2000元不等的标准向群众索要“服务费”。更令人愤慨的是,某村干部因拒绝配合索贿,导致全村宅基地申请被长期搁置,最终被迫妥协成为“收费中间人”。这一典型案例暴露出基层权力监督的漏洞。吴川市纪委监委对此类“微腐败”重拳出击,对20余名涉案人员严肃追责,其中镇政府工作人员10人、村干部5人被立案查处。
以案促改强监督,制度赋能惠民生
在严厉惩治的同时,吴川市纪委监委推动源头治理,督促兰石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剖析案件根源,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推动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向全市15个镇(街道)以及市农业农村局发出监察建议书,推动建立宅基地审批“阳光机制”。通过优化流程、明确办理时限、公开审批进度等15项制度,构建起“群众点单、干部跑腿、纪委盯梢”的新型服务模式。各镇(街道)宅基地审批效率显著提升,群众办理时限大大缩短。
“以前办证要托关系、请吃饭,交‘服务费’,现在材料齐全几天就能批下来!”某镇村民李某感慨道。如今的吴川,宅基地审批从“人情办事”变为“规矩办事”,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执纪为民不止步,守牢群众幸福底线
吴川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紧盯民生领域“微权力”,以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基层治理规范化,坚决纠治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让清风正气吹进千家万户。
如今,随着一栋栋新房破土动工,“服务费”的阴霾已然散去。此次专项整治不仅拆除了宅基地审批腐败的“暗墙”,更以制度之力筑牢防线,为农村群众“安居梦”保驾护航,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护航民生、执纪为民的坚定决心。(梁羽云)